在紧急医疗救援中,溺水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紧急情况,溺水者被救起后,其心电图(ECG)表现往往能提供关键信息,帮助医护人员迅速判断病情并采取相应措施。
问:溺水后,为何心电图可能出现低氧性改变?
答:溺水时,由于水进入肺部,导致肺内气体交换受阻,进而引起低氧血症,低氧血症会直接影响心脏功能,导致心肌缺氧,进而在心电图上出现异常表现,常见的异常包括ST段压低、T波倒置或平坦、QT间期延长等,这些变化反映了心肌细胞的代谢障碍和电活动异常。
溺水还可能引起心律失常,如窦性心动过缓、室上性或室性期前收缩等,这些心律失常的出现,进一步加剧了心脏的负担,增加了救治难度。
在救治过程中,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溺水者的心电图变化,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,如血气分析、电解质等,综合判断病情,对于出现低氧性改变的心电图表现,应及时给予吸氧、心肺复苏等治疗措施,以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。
溺水后心电图的异常表现是病情评估和救治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,通过深入理解这些异常表现及其背后的生理机制,我们可以为溺水者提供更加精准、有效的救治措施。
发表评论
溺水后,心电图常显示窦性心律过缓、QT间期延长及可能的室颤等异常表现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