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临床实践中,心电图技师不仅需要掌握心电图的读取技巧,还需对影响心电图结果的各种生物化学因素有所了解,一个常见的例子是电解质平衡的改变,尤其是钾(K+)和钙(Ca²⁺)的水平,它们对心脏电生理活动有直接且显著的影响。
问: 钾离子(K+)水平异常如何影响心电图表现?
答: 钾离子是维持心脏节律性的重要电解质,当血清钾浓度异常时,心电图会显示出相应的变化,高钾血症(血钾>5.5 mmol/L)时,T波高而尖,PR间期延长,QT间期缩短,可能出现U波;而低钾血症(血钾<3.5 mmol/L)则常导致T波降低、变平或倒置,ST段下移,QT间期延长,有时可见U波倒置,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心电图的解读,提示医生患者可能存在电解质紊乱,需进一步检查和治疗。
镁(Mg²⁺)作为另一种关键电解质,其水平异常也会对心电图产生微妙但重要的影响,镁缺乏时,可引起T波降低和Q-T间期延长;而镁过多则可能导致QRS波群变宽,P波和T波振幅减小。
作为医院的心电图技师,在解读心电图时,不仅要关注波形本身的变化,还需结合患者的生物化学指标,特别是电解质水平,进行综合分析,这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,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。
发表评论
生物化学指标如钾、钙水平等可显著影响心电图读解的准确性,需综合考虑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