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,我们心电图技师经常遇到各种因外部因素导致的检查干扰,其中一项较为少见却又需警惕的干扰源便是——洗衣液。
某日,一位患者前来做常规心电图检查,准备过程中,患者不慎将含有柔顺剂成分的洗衣液不慎溅到了检查用的导联线上,当进行心电图记录时,我们惊讶地发现波形出现了异常的干扰波纹,仿佛“心电图”也“心跳”加速了,经过仔细排查,最终锁定“元凶”正是那不经意间溅上的洗衣液。
为何洗衣液能对心电图造成干扰?这主要归因于洗衣液中的化学成分,尤其是柔顺剂中的某些表面活性剂和香精,它们具有导电性,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电极与皮肤之间的电学特性,从而引入额外的电流噪声,影响心电图的准确记录。
面对这一突发情况,我们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:用干净的布轻轻吸干导联线上的洗衣液;用酒精擦拭导联线及患者皮肤,以去除残留的化学物质;确保干燥后重新进行心电图检查,干扰波纹随即消失,波形恢复了正常。
这次经历提醒我们,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,除了常规的准备工作外,还应询问患者是否接触过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物品或化学物质,对于患者和家属,我们也应强调在检查前的个人卫生及物品管理,避免因小失大,影响疾病的准确诊断。
在医疗技术的世界里,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影响诊断的关键,正如这次“洗衣液风波”所展现的,即便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,也可能在不经意间“电”到我们专业的“心”,保持对细节的敏感与警惕,是每一位医疗工作者的必修课。
发表评论
洗衣液与心电图,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者竟因‘电波’二字巧妙相连,生活小物也能激发科学趣谈!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