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湿热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的全身性结缔组织非化脓性炎症,可累及心脏、关节、中枢神经系统和皮下组织等,在众多检查手段中,心电图对于风湿热患者心脏受累情况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。
风湿热最常累及心脏,尤其是心内膜和心肌,当心脏受累时,心电图往往会出现相应改变,心律失常较为常见,房性早搏可表现为提前出现的P波,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,其后的QRS波群通常正常,室性早搏则是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,其前无相关P波,频发的早搏可能提示心肌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和电活动紊乱。
传导系统异常也是风湿热心脏受累的重要表现,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,心电图显示PR间期延长,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分为莫氏Ⅰ型和莫氏Ⅱ型,前者表现为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波群脱落,后者则是PR间期固定,间歇性出现QRS波群脱落,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,心房和心室各自独立活动,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,心室率通常较慢。
风湿热累及心肌时,还可能出现ST段和T波改变,ST段压低常见于心肌损伤早期,T波倒置则可能在病情进展过程中出现,这些改变反映了心肌的缺血、损伤和复极异常。
对于风湿热患者,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至关重要,通过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,医生能够及时发现心脏受累的迹象,评估病情严重程度,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,一旦发现频发心律失常或传导系统异常加重,可能需要调整抗风湿药物剂量,甚至加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考虑安装心脏起搏器等治疗措施。
心电图不仅在疾病诊断和病情监测中发挥关键作用,还能为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,若心电图持续出现严重异常,提示心脏病变较重,预后可能相对较差,而及时有效的治疗使心电图逐渐恢复正常或改善,则预示着病情得到控制,预后较好。
风湿热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具有多样性和动态变化的特点,心电图作为一种便捷、无创且能实时反映心脏电活动的检查方法,在风湿热的诊断、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中都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,为临床医生全面了解患者心脏状况、制定精准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