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医院的心电图检查工作中,我常常发现烦躁情绪会对心电图结果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。
烦躁是一种常见的负面情绪,当患者处于烦躁状态时,身体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,这些反应首先会影响到神经系统,使得交感神经兴奋,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心率加快,心脏的收缩力增强,在心电图上,就会表现为心率变快,各波段形态也可能发生改变,原本规整的窦性心律可能会因为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而变得紊乱,出现早搏等心律失常的情况。
烦躁还会引起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,肾上腺素、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分泌增加,这些激素会进一步影响心脏的电活动,它们会干扰心肌细胞的离子通道,使得心肌细胞的兴奋性、传导性和自律性发生改变,这反映在心电图上,就可能出现 ST 段改变、T 波异常等情况。
曾经有一位患者,因为等待检查时间过长而变得烦躁不安,在给他进行心电图检查时,我发现他的心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,而且心电图的波形也出现了一些异常,经过询问,得知他最近工作压力大,心情一直不好,今天又在医院等了很久,情绪更加烦躁,当他情绪稍微平复后再次检查,心电图结果就有了明显的改善。
对于我们心电图技师来说,了解烦躁情绪对心电图的影响至关重要,在面对烦躁的患者时,我们要保持耐心和细心,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,安抚他们的情绪,让他们尽量放松下来,可以向患者解释检查的流程和目的,消除他们的疑虑,如果患者是因为等待时间过长而烦躁,我们要及时协调,尽量缩短他们的等待时间。
在检查过程中,我们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指导,告诉他们如何配合检查,保持正确的体位和呼吸,对于一些过于紧张的患者,我们可以通过温和的语言和轻柔的动作来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。
我们自己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,不能因为患者的烦躁情绪而受到影响,要始终以专业的态度对待每一次检查,才能更准确地获取患者的心电图信息,为医生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。
烦躁情绪会对心电图结果产生不良影响,作为心电图技师,我们要重视这一问题,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关怀,帮助患者缓解烦躁情绪,从而获得更准确的心电图检查结果,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