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临床实践中,心电图(ECG)作为无创性检查手段,是诊断冠心病(Coronary Heart Disease, CHD)的重要工具之一,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脏供血不足,其典型症状包括胸痛、胸闷、气短等,许多患者在早期可能并无明显症状,或症状不典型,这使得心电图在捕捉这些“隐秘信号”时显得尤为重要。
问题: 如何从心电图中识别冠心病的早期迹象?
回答:
正常心电图表现为P波代表心房除极,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,而T波则代表心室复极,在冠心病患者中,由于心肌缺血,T波可能发生形态变化,如T波倒置或T波低平,这往往是心肌缺血的早期信号,ST段(基线水平)的偏移也是关键指标,若ST段压低超过0.1mV,常提示心肌缺血。
异常的Q波(Q波>0.04秒且振幅>R波的1/4)是心肌坏死的标志,多见于陈旧性心肌梗死,虽然它不直接反映当前的心肌缺血状态,但可作为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参考。
值得注意的是,动态心电图(Holter)监测能捕捉到患者在日常活动中心电图的变化,这对于发现静息时无症状的缺血尤为重要,若在活动或应激状态下出现ST段压低或T波改变,可高度怀疑为冠心病所致。
心率变异(HRV)分析也是评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与心脏交感-迷走神经平衡的指标,HRV降低与冠心病风险增加相关联,可辅助诊断及评估预后。
通过细致观察心电图中T波变化、ST段偏移、Q波异常及HRV分析等“隐秘信号”,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史,可大大提高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,对于疑似冠心病的患者,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心电图检查是不可或缺的。
添加新评论